核医学检查辐射知多少人民资讯

中科医院专家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

「本文来源:晋中晚报」

医院核医学科杨宝军

作者简介

杨宝军,男,中共党员,医院副院长,核医学科主任,山西医科大学核医学硕士研究生,年8月在晋中一院核医学科工作;山西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委员,晋中市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常委,山西省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抗癌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学组委员;晋中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参与编写《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与临床应用》。

厚厚的防护门、黄黑相间的醒目辐射危害警示标识、幽深的病房……让人有种望而却步的感觉。很多人“谈核色变”,对“核”的理解还多停留在原子弹、核辐射、核污染层面,却不知核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电力、医学、农业等多个民用领域,而核医学正是核技术在医学领域和平应用的产物,在科研、诊断、治疗等方面,为呵护人类健康作出巨大贡献。

一、什么是核医学检查?

相对于内、外、妇、儿这些大家熟知的学科,核医学是个“小学科”,是利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核医学作为医学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

核医学检查包括体外分析、核素功能显像(SPECT/CT、PET/CT、PET/MRI)和功能测定等。核医学检查广泛应用于全身各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如骨病检查(骨显像)、甲状腺疾病检查(甲状腺显像)、肾显像、异位胃粘膜显像、肝胆显像、心肌灌注显像、术前前哨淋巴结显像、恶性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灶的检查等。核医学成像为代谢成像,与超声、CT及磁共振(MRI)结构成像原理有本质不同,可以更早发现疾病,如核医学检查应用最多的全身骨显像,比X射线检查要早3个月至6个月发现肿瘤骨转移病灶。

二、核医学检查,辐射来自哪里?

不同于放射科、CT和放疗科,核医学检查是患者服用或者被注射放射性药物后,体外探测其在体内的分布情况,从而了解组织器官的形态、代谢和功能,患者即是“移动的辐射源”,像太阳一样向周围辐射。由于核素引入体内,由此引发了患者周围人员对“核”的恐惧。而放射科、CT室和放疗科的患者接收的是外照射,一旦离开辐射场所即和普通人一样。

三、核医学检查,辐射安全吗?

核医学受检者是安全的。核医学检查使用的都是短半衰期核素,仅以非常少的化学量引入体内。以核医学最常用的核素99mTc为例,其半衰期6小时。注入患者体内后随着时间会很快的衰减,同时加上药物从体内的代谢和排泄,一般在患者体内的有效半衰期最多为2至3个小时。而PET/CT显像常规显像中使用的18F物理半衰期仅为分钟。总的辐射剂量在较低的水平,范围大概在1至7mSv左右。

以使用核素量较大的骨显像为例,常规注射量25mCi,辐射剂量约为4.2mSv,明显低于常规胸部CT平扫的剂量。同时,由于放射性药物具有很高的生物学探测灵敏度,与CT或MRI造影剂相比,所需化学量很少,不干扰破坏体内生理过程的平衡状态,通常没有过敏反应。注射核素显像剂以后,不会干扰其他影像检查(如超声、CT、MRI等)。

孕妇、儿童一般情况不进行核医学检查,但不是绝对禁忌,病情需要,也可以做。

哺乳期妇女必要时也可以接受核医学检查,使用10mCi18F-FDG行PET检查只需停止哺乳2小时,使用20mCi99mTc-MDP行SPECT检查无需停止哺乳。

四、显像后患者对周围人群的辐射剂量如何呢?

这也是患者及医护人员非常关心的问题。众所周知,日常生活中来自各种射线的辐射无处不在:空气、土壤、电视、电脑、手机、空中旅行等都会使我们受到一定剂量的辐射;目前对于公众的最小年剂量限值1mSv/年。

那么,同样以目前用药量相对较大的全身骨显像为例。患者注射25mCi骨显像剂后2小时至5小时进行显像,检查结束后以不同的距离、固定时间测定其对周围的辐射剂量,可以看出在距患者10cm的距离,接触患者10分钟,需要同时接触个患者,才能达到1mSv的公众剂量限值。由此可见尽管我们建议受检者在检查当日要尽量避免与婴幼儿及孕妇的密切接触,但实际上当患者检查结束之后体内的放射性水平已在相当低的水平,一般不会对与之密切接触的周围人员造成影响。

总之,核医学显像放射性药物的用量都被严格控制在绝对安全的范围之内,不会对受检者及周围人员造成辐射损害。正确的认识核医学,避免不必要的恐惧,有利于核医学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

五、医务工作者如何应对核医学受检者?

核医学工作人员因为需要每天接触大量受检者以及大剂量放射性核素治疗的患者,考虑到累积剂量,所以需要注意防护。而其他非放射科医务工作人员仅偶尔接触部分核医学受检者,累积剂量低,故无需特殊防护,穿普通工作服即可,孕妇除外。

六、核医学检查后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患癌?

人类本身就是在具有放射性的自然界中产生,每天生活在宇宙射线、土壤和建材中的各种射线以及电脑、手机等电磁辐射的环境之中。吃的水果、蔬菜,喝的水中都有放射性核素。所以在核医学检查时服用的安全剂量放射性药物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诱发癌症。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核医学检查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分期、预后判断及疗效观察等,核医学检查安全可靠,无论是患者还是我们医护人员都应该科学、理性地看待所谓的“核辐射”问题,清除对核医学检查不必要的恐惧心理,进而提高疾病的诊治水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69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