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原理图和工作原理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电磁炉是将电磁炉从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是由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再经过控制电路转化成高频电压,用这种电压通过线圈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金属器具的底部自身高速发热,从而达到加热器皿内部的东西。
电磁炉的简介
电磁炉又称为电磁灶,年第一台家用电磁炉诞生于德国,年,美国开始生产电磁炉,20世纪80年代初电磁炉在欧美及日本开始热销。
电磁炉的特点
加热速度快
电磁炉能使锅底的温度在15秒内升到度以上,速度远快于油炉及燃气炉,大大节约烹调时间,提高出菜速度。
节能环保
电磁炉无明火,锅体自身发热,减少了热量传递损失,因而其热效率可达80%至92%以上,而且无废气排放,无噪音,大大改善了厨房环境。
容易清洁
电磁炉没有燃料残渍和废气污染,因而锅具、炉具都非常容易清洁,这在其它炉具是不可想象的。
精确温控
电磁炉可精确控制烹饪温度,既节能又保证食品的美味,便重要的是有利于中餐菜肴制作标准的推广。
电磁炉的种类
HI电饭堡
IH电饭堡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与模糊控制技术相组合,其煮饭效果非常理想,在日本己成为电饭堡主流产品。
电磁热水器
电磁热水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对水进行加热,其突出优点是实现了水与电的隔离,从原理上解决了电热水器的漏电保护问题。
双头电磁炉
双头电磁是具有两个加热单元的电磁炉,两个单元可以相互独立工作、其技术难度比单头电磁炉大,主要是抗干扰性、噪声、电磁辐射等设计措施需要得到加强。
电磁炉的发展历程
电磁炉民用化的最早记载是从年德国公司开始的,而后在年美国也开始了电磁炉的研发,而到上世纪年代初,电磁炉已经在西方普及开来了。
美国研究电磁炉历史悠久,多年前已研制出电磁炉,由于该种电磁炉热效率不是很高,并且易产生工频噪声,所以没有大量推广,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研制出高频电磁炉,紧接着日本也研制出高频电磁炉。
国内电磁炉市场最初的启动时间是20世纪年代末,在年代初期,由于技术不过关,难以适应国内电网质量不稳定以及中国人大火爆炒的饮食需求,曾经一度出现过空档期,直到世纪末才出现起色,并引起国内家电行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7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