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水港村的土灶改电灶
对于雪水港村,很多人都不熟悉,它坐落在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通元镇,而旁边的秦山街道则因秦山核电站而闻名。然而,雪水港村的“土灶改电灶”,在今年九月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振兴典型。
土灶改电灶,怎么了?「烧一锅水大约0.3度电,煮一顿饭大约0.5度电,既省钱又干净!」将土灶改造为电灶的村民许卫东算了一笔账,如今正在通元镇建设中的“数字化厨房”正让数字说话,让用户每用一度电都能一目了然。为了满足当地农户的需要,当地研发了凹面型电磁灶,就像一只土灶,将圆底锅嵌入灶台内。
“土灶改电灶”项目负责人陆升华介绍,一户村民用一根柴烧一顿饭大约需要3公斤柴,用新款电灶烧一顿饭大约需要0.4元,而用3公斤柴火卖出1.2元,不但可以补贴电费,还净赚0.8元。每一个家庭每年还可以“赚”水港村农户将分批安装,土灶改电灶已在丽水等地推广。
利用电灶,既能在做饭时保留农家大锅饭的味道,又能减少柴火烟味,减少空气污染,还能让通元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兴灶头画”得以传承。
装有电灶头的画对益阳市赫山区泥江口镇南
村子里的电线埋在地里。近日,村民陈新祖搬了新家,电灶相关设备已送到家中,正在寻找专业安装人员。七十五岁的他,还记得“以前打灶头,有灶头就有画”,他说的灶头画,新家也留下了画。曾一度被认为是文化遗产的灶头画,在面对“中看不中用”的窘境时,终于在保持农家土灶风格的基础上,将烧柴加热转变为电加热,没有了烧柴的烟,灶头画也显得格外明朗。
在这一过程中,陈余良书记、雪水港村党总支书记发挥了重要作用。原本是电力系统职工的陈余,于年左右来到村里。近几年来,农村环境改善迫在眉睫,但他认为清除土灶并非万全之策。为兼顾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他开始思考如何从电力使用方式入手,经过与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多次沟通,最终把电磁灶打磨成原形,才有了今天的电灶。第一眼看去,这些电灶和传统的灶头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里少了土灶前堆积如山的木柴,也少了土灶的炉膛,打开炉盖,下面是一个凹形的电磁炉。
这种土灶改造,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安全问题。很多乡村都遵循着传统的灶头烧饭的习惯,一有时间,老人就喜欢把捡来的柴草、树枝等各种柴火搬回家中,但在年轻人看来,这些柴火放在院子里不仅影响环境,还存在安全隐患,而电灶取代土灶后,不仅老人觉得用得比土灶好,而且不像院子里堆柴火,年轻人在家就放心了。
原来堆柴的地方不只在院子里,也可以在院子外面。原来雪水港村八一组是个天然的村庄,以前的公共区域都是村民们“自留地”,用来堆柴、养家禽、种蔬菜等,环境凌乱不堪。在年,村里以八一村为示范点,开始了美丽村庄的创建,其间,不少党员借钱建“自留地”,用于绿化等
村民对记者说:“这片建在绿道上的石板还有我们的家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118.html